土长
读音:
[ tǔ zhǎng ]
基本释义:
-
谓土地形成。指地面上升。在本地生长。一方之长。
详细释义:
- 土长 [tǔ zhǎng]
谓土地形成。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山崩邑沦,宁几千兮;石生土长,必积年兮。”
指地面上升。
《诗·小雅·甫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 汉 郑玄 笺:“至孟春土长冒橛,陈根可拔而事之。”《旧唐书·五行志》:“ 建中 初, 魏州 魏县 西四十里,忽然土长四五尺数亩,里人骇异之。明年, 魏博 田悦 反…… 悦 时垒正当土长之所,及僭署告天,乃因其长土为坛以祭。”
在本地生长。
宋 曾巩 《道山亭记》:“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一方之长。
《宋史·外国传五·占城》:“然臣自为土长,声势尚卑,常时外国颇相侵挠。”
- 土长 [tǔ zhǎng]
其他释义:
土长,出自《遂古篇》,意思是谓土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