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氏

相关汉字:
读音:
[ shī shì ]
基本释义:
[ shī shì ]

周代官名。掌辅导王室,教育贵族子弟以及朝仪得失之事。南北朝时北周亦曾置此官。

指学官或教师。

女师。指抚育古代贵族女子并教授其女德者。

详细释义:
师氏 [shī shì]
  1. 周 代官名。掌辅导王室,教育贵族子弟以及朝仪得失之事。

    南北朝 时 北周 亦曾置此官。《书·顾命》:“师氏、虎臣、百尹、御事。” 孔 传:“师氏,大夫官。”《诗·小雅·十月之交》:“楀维师氏,艷妻煽方处。” 郑玄 笺:“师氏,亦中大夫也,掌司朝得失之事。”参阅《周礼·地官·师氏》。

  2. 指学官或教师。

    唐 陈子昂 《为人陈情表》:“老母悯臣孤蒙,恐不负荷教诲,师氏训以义方。” 宋 苏轼 《又谢兼侍读表》:“而师氏之官,职在论説。”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儒》:“儒之名於古通为术士,於今专为师氏之守。”

  3. 女师。指抚育古代贵族女子并教授其女德者。

    《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毛 传:“师,女师也。” 孔颖达 疏:“女师者,教女之师,以妇人为之……妇人五十无子出而不復嫁,能以妇道教人者,若今时乳母矣。”

师氏 [shī shì]
  1. 师氏是周代职官名,与保氏并掌小学教育国子之职,又掌管司朝的事务。隶属于〔周礼〕地官司徒。简称「师」,也称「大司成」。典出〔周礼〕。

    〔周礼.地官.师氏〕云:「师氏掌以媺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中学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郑玄〔注〕云:「告王以善道也。文王世子曰:『师也者 ,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又云:「德行,内行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至德,中和之德,覆焘持载含容者也。孔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敏德,仁义顺时者也。〔说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孔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在三德之下,三行之上,德有广于孝,而行莫尊焉。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师氏教之,而世子亦齿焉,学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又云:「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于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勇猛,于守宜也。司犹察也。察王之视朝,若有善道可行者,则当前以诏王。」又云:「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中,中礼者也。失,失礼者也。故书中为得,杜子春云:『当为得 ,记君得失若〔春秋〕是也。』」又云:「贵游子弟,王公之子第。游,无官司者。杜子春云:『游当为犹,言虽贵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