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
拼音:shèng zuò
词条内容:圣座(拉丁语 Sancta Sedes)是罗马主教(即众所周知的教宗)的主教职权(英语 episcopal jurisdiction),也是天主教会内超乎众教座之上的主教教座。就此,从外交上和其他方面而言,圣座之言行代表了整个天主教会。它也被国际法的其他主体视为主权实体,由教宗领导,可与其缔结外交关系。人们平常使用“梵蒂冈”一词时,有时是指圣座,因为圣座的行政机构罗马教廷的大部分机关均座落于梵蒂冈城内。但严格来说,圣座不同于“梵蒂冈城国”。
简介:梵蒂冈的圣伯多禄广场圣座是罗马主教的主教职权,也是天主教会内超乎众教座之上的主教教座。从外交上和其他方面而言,圣座之言行代表了整个天主教会。它也被国际法的其他主体视为主权实体,由教宗领导,可与其缔结外交关系,因此它也是正式的联合国观察员国。罗马教廷作为圣座的行政机关,为天主教会的运行和达到其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并提供所需的组织保障。
人们平常使用“梵蒂冈 ”一词时,有时是指圣座,因为圣座的行政机构罗马教廷的大部分机关均座落于梵蒂冈城内。但严格来说,圣座不同于“梵蒂冈城国”,后者迟至1929年方才出现,而圣座的历史可远溯至教会发展早期。所以,在国际外交上,正确的说法是:各国大使不是被梵蒂冈城国而是被“圣座”所接受;圣座向各国和国际组织派出的使节,是代表圣座而非所谓梵蒂冈城国
历史沿革:自中世纪开始罗马主教领地就被视为一种主权实体。453年就有派遣教宗代表由理主教前往君士坦丁堡面见皇帝的例子,然而这些派遣并非长驻大使。
十一世纪时,圣座开始频繁的派遣短期或长驻性的代表于各国。在十五世纪,罗马教宗所派遣的长驻大使得到欧洲各国的承认。第一个长驻的罗马教宗使团在1500年时成立于威尼斯。
但在十七世纪下半,受到西发里亚和约影响,圣座的外交开始被保皇党和法兰西主义的打击。在拿破仑时代,正常运作的圣座大使甚至一度仅存二个。然而在同一时间普鲁士成为第一个遣使往圣座的基督新教国家。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圣座外交的低迷情形一度恢复,在会议中订立了圣座大使所享有的特权-担任出使国之使节团首席。
虽然在1870年后,教宗国已经因为意大利王国并吞了其领土而亡国,然而直到在1929年圣座与意大利政府签订《拉特朗条约》,梵蒂冈城国建立前,圣座作为一个国际法人却依然和各国保持通使关系,包括奥匈帝国等国家,这些期间和圣座有邦交的国家总数几乎增加了一倍(从16国增加到27国)。
所在地:梵蒂冈博物馆梵蒂冈是天主教会最高权力机构圣座的所在地,也是教宗的驻地所在。全称为梵蒂冈城国,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西北角高地的一个内陆内飞地城邦国家。作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梵蒂冈也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其前身为教皇国,自1929年开始以《拉特兰条约》确定为主权国家,接受圣座的直接统治,实施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由于圣座的行政机构——“罗马教廷”大部分机关均座落于梵蒂冈城内,故人们在使用“梵蒂冈”一词时,既可能指梵蒂冈城国,又可能指“梵蒂冈”这片得此名已久的地区,还可能是指圣座,也可能指罗马教廷,最后亦可能指教宗的居所。总而言之,此词含义变化多端,端看其使用的场合。虽然梵蒂冈并未制定任何有关官方语言的法律条文,但以意大利语最为常用。在过去,梵蒂冈常以意大利里拉作为其境内的通用货币,一直到意大利加入欧元区为止。虽然梵蒂冈在地理上是一个小国,因着天主教在全球庞大的信仰人口,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