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举

相关汉字:
读音:
[ zhì jǔ ]
基本释义:
[ zhì jǔ ]

制订选拔贤才的方法。

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

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

详细释义:
制举 [zhì jǔ]
  1. 制举亦称制科,为古代取士方式之一。据〔新唐书.选举志〕载,唐制取士之科有三,为生徒、乡贡及制举。前二者为岁举之常选,制举则是天子自诏者,不定期以待非常之才。然制举非自唐始,自汉以来天子即常称制诏道其欲所问而亲策之,如汉武帝亲策董仲舒、公孙弘等。后又多次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