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义

相关汉字:
读音:
[ cí yì ]
基本释义:
[ cí yì ]

辞采和文义。指文章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偏指文义。 3.犹辞章。

详细释义:
辞义 [cí yì]
  1. 辞采和文义。指文章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箸《中论》二十餘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是以 孙卿 、 屈原 之属,遗文炳然,辞义可观。”《南史·任昉传》:“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自製《月仪》,辞义甚美。”

  2. 偏指文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魏文帝 下詔,辞义多伟,至於‘作威作福’,其万虑之一弊乎!”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足下犹復以为可教,贬损道德,乃至手笔以问之,扳援古昔,辞义高远。”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则确然以文章之事,当具辞义,且有华饰,如文绣矣。”

  3. 犹辞章。

    《宋书·颜延之传》:“ 庐陵王 义真 颇好辞义,待接甚厚。”《南史·殷孝祖刘勔等传论》:“ 绘 辞义克举,诸子各擅雕龙。”

  4.   辞义是指对「字义」的用法。在人类创造语言之初,本是用名以指实;到有了文字后,字义在基本上即是名的意义;及至又有了抽象名辞之后,因为这类名词无法「指实」,要用更多的字或辞来说明其意义,因而对辞义便要求精确而翔实,于是在辞义的把握上便成了语言和书写文字中必须重视的工作;尤其名词定义,即是解释名词的意义。随闻名词日渐繁多,同一个名词,因用者自己意有所指,往往生出不同的意义,于是造成了解当否的问题。历来的哲学家在着作中表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时,常常给一个既有名词以略有差别的意义,往往因此造成后来读者的困扰,许多辩论便由此而生,甚至引起对相关事实的真伪造成歧见。例如我国一个有名的发生在公文书上的故事,可以为证。故事是一位将官带兵作战失败,写奏章请皇帝发兵支援,奏章中用了「屡战屡败」四个字,一位高明的幕僚说,用了这四个字,不但得不到救兵,将官可能还要治罪,因为这四个字的用法表现了将官的无能。于是将四字加以颠倒,改成「屡败屡战」,显示出将官的勇敢和忠诚,便成了很好的辞义了。

其他释义:
辞义,cí yì ㄘㄧˊ ㄧˋ多指辞采和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