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

拼音:
[ jiǔ pǐn zhōng zhèng ]
色彩:
中性成语
结构:
偏正式
形式:
ABCD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基本释义:
[ jiǔ pǐn zhōng zhèng ]

魏、晋、南北朝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详细释义:
九品中正 [jiǔ pǐn zhōng zhèng]
  1. 魏 、晋 、南北朝 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魏文帝 曹丕 黄初 元年采纳吏部尚书 陈群 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 晋 、 南北朝 ,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 隋文帝 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倖传论》。

九品中正 [jiǔ pǐn zhōng zhèng]
  1. 三国时魏文帝定九品官人法,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品第人才,由小中正以九等排定高下,上报大中正,核实后上报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晋、南北朝皆因袭其制,至隋始废。

出处: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天下四万万人之材性,长素岂尝为其九品中正而一切检查差第之乎?”
指定位置查找成语
※在对应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即可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