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妪能解

拼音:
[ lǎo yù néng jiě ]
程度:
常用成语
色彩:
中性成语
结构:
主谓式
形式:
ABCD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通俗易懂
近义词:
反义词:
基本释义:
[ lǎo yù néng jiě ]

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即令一老妇人读诗,若了解则收录,否则再修改。见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三》。后用以形容文字通俗明白,容易看懂。

详细释义:
老妪能解 [lǎo yù néng jiě]
  1. 老妪能解,读音lǎo yù néng jiě,汉语成语,释义: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出处:宋·惠洪《冷斋夜话》。

    居易急求人知,意陈于词,遂令~。 ◎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

其他释义:
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出处:

宋·曾慥《类说》卷四十八引《墨客挥犀》:“白乐天每次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又易之。”

造句:
居易急求人知,意陈于词,遂令老妪能解。(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
典故:

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生前曾多次整理自己的诗作。他在《白氏集后记》中说,自己的诗文有七十五卷,大小诗共三千八百四十首。在唐代诗人中,他诗作的数量可算是名列前茅了。白居易字乐天,青年时代家境贫寒,对社会主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八岁那年中进土,又经过一次考试,当了一名小官。后来官当得大了,可是因得罪了权贵,被贬到江州当司马,最后,他官至刑部尚书。白居易认为诗必须便于世人理解和记忆。所以,他总是使自己的作品风格和语言深入浅出,平易通俗,让人们乐于接受。据说,他的新诗要让老妇人也能理解。者妇人说理解了,他才定稿抄录出去;老妇人说不理解,他就进行修改,直到老妇人说理解了方才罢休。一次,他家的老保姆向他讲述了一个她亲眼看到的一件事:一天她上街,听见有人在凄凄惨惨地哭泣,便急忙走上前去。只见一个衣着朴素的妇女抱着两个孩子;身旁一辆马车上,有位将军模佯的人紧锁着浓眉。那将军对家丁低声说了几句话后,家丁便从妇女环里强行夺走了孩子。那两个孩子哭喊着妈妈,妇女肝肠寸断地叫喊着孩子的名字。随着一声鞭响,马车带着哭喊妈妈的两个孩子远去,那妇女边追边喊,最后哭倒在车轮扬起的尘埃里。老保姆和几个路上的人,赶紧上前搀扶起妇女。经过询问才知道,马车里是她当大将军的丈夫,新近因破敌有功,得到朝廷赏赐的二百万钱,于是在洛阳新娶了一个妙龄歌女,而抛弃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刚才是夺走了她的两个孩子。白居易根据这一活生生的事实,写成著名的诗篇《母别子》。写完后,白居易对老保姆说:“这类诗,如果街市上的人听不明白它的意思,那末写了也没有意思。我且读给你听听。”说罢,他将诗缓缓地念了一遍。老保姆一边听一边点头,竟然全听懂了,白居易这才定稿。

指定位置查找成语
※在对应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即可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