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
拼音:
[ chūn qiū bǐ fǎ ]
色彩:
中性成语
结构:
偏正式
形式:
ABCD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曲折的文字
近义词:
基本释义:
-
春秋:指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春秋》整理而成,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历史。笔法: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孔子修订《春秋》,行文中暗寓褒贬,其中增一字、减一字都有“微言大义”,故称之为“春秋笔法”。后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婉转而隐含褒贬意思的写作手法。
详细释义:
- 春秋笔法 [chūn qiū bǐ fǎ]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 ◎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其他释义:
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现多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委婉的表达作者的倾向,不直接表明态度,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也则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亦称“微言大义”。
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造句:
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春秋笔法。(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