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轶事典故

  张居正5岁入学读书,10岁通六艺大经,在荆州府颇有些名气,幼年应童子试被人称为“江陵神童”。嘉靖十六年(1537)乡试才13岁。13岁的人从荆州到武昌乡试,如果中了就是举人了。在当时,单凭他的年龄和声威,原有中举的希望,可是他落榜了。他的落榜完全是人为的,使他落榜的人叫顾璘。顾璘是应天府的才子,为当时湖广巡抚。正是这个顾璘,认为一个人13岁就中举,以后便会自满,反而把上进的志气打消了,这不利于张居正的发展。因此,他主张给张居正一些挫折,让他记住,让他发奋。显然,顾璘不是嫉妒张居正的才华。他跟监试的冯御使说:“张居正是个大才,早些发达,原也没什么不可,不过,最好是让他迟几年,等到才具老练了,将来的发展更是没有限量。这是御使的事情,一切请斟酌吧。”而张居正的考卷很受湖广按佥事陈束的欣赏。他极力主张录取张居正。御使因为顾璘的吩咐,竭力拒绝,张居正终于落榜。张居正知道这件事情,给他一个很深的印象。他对顾璘始终感激,可见张居正的胸次了。要是他在这年中举,也不过早3年。以后也许多了一个唐寅那样的人物,而一生的事业,便会在诗酒风流中消沉。张居正的话也证实了他对顾璘的感激:“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让心感公之知,恩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

  嘉靖十九年(1540),张居正16岁中举。恰巧这年顾璘在安陆督工,张居正到安陆进见。顾璘很高兴,还把自己的犀带赠给他说:“古人都说大器晚成,这是为中材说法罢了。当然你不是一个中材。上次我对冯御使的嘱咐,耽误了你3年的时间,这是我的错误。但是,我希望你要有大的抱负,要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做少年成名的秀才。”其实,顾璘对于居正16岁中举的事情,竟还以为太早。顾璘的见解就是孟子那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观点。3年,对于张居正未必“有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苦,但是有苦其心志的挫折。这是顾璘的一片苦心。张居正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入京会试后再殿试中了二甲进士,选庶吉士,从此有机会够条件在后来当朝廷的辅臣。明代胡惟庸的事件,使朱元璋废置了宰相一职。张居正在朝16年,辅国10年都在神宗一朝。张居正成了一代名相。做了一番事业,如对靼鞑的遏止,税收重大改革的“一条鞭法”的实施。

猜您喜欢

枕上

陆游 〔宋代〕

纱幮竹簟不胜清,卧看残缸翳复明。
两树梧桐鸣急雨,一林鸲鹆噪疏更。
静无狂蠂妨幽梦,嬾有群鸥责旧盟。
待旦欲寻梅市路,小舟先向步头横。

已亥杂诗 294

龚自珍 〔清代〕

前车辙浅后车缩,两车勒马让先跃。
何况东阳绛灌年,贾生欀臂定礼乐。

对竹衍坡诗意

卫宗武 〔宋代〕

尔来食无肉,所喜居有竹。
森森无千纛,挺挺立群玉。
婵娟而鲜润,偏悦隐者目。
苟使清可娱,何妨饱不足。
小人求属厌,君子肯为腹。
余生复何为,一事无足录。
惟应对此君,细把坡诗读。

秋夜和黄典签

遥夜天宇迥,开轩坐前楹。
月华临水动,凉风满庭生。
屡惜玄景至,悟兹尘虑清。
疏星明玉阙,委露金茎。
流序倏将迈,嘉朋纷远征。
微才旅群彦,鸣佩集玉京。
文词资丽泽,笙磬感同声。
非比江湖客,驰心摇悬旌。

村庄杂兴 其一

王弘诲 〔明代〕

野色团青霭,田家傍翠微。老窥农圃学,穷试芰荷衣。

击壤忘尧力,停槔息汉机。沧洲吾道在,宁复恋轻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