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琚

  吴琚(约公元1189年前后在世)南宋书法家,字居父,号云壑,汴(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主要活动于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太宁郡王、卫王吴益之子,宋高宗吴皇后之侄。性寡嗜,日临古帖以自娱。习吏事。乾道九年(1173)以恩荫授临安通判。其后历尚书郎,镇安军节度使。复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宁宗时,知鄂州,再知庆元府。尝使金,金人重其信义。位至少师,判建康府兼保守,世称“吴七郡王”。卒,谥忠惠。

书法

  吴琚好书画工诗词,尤精翰墨,孝宗常召之论诗作字。《江宁府志》云:“琚留守建康,近城与东楼平楼下,设维摩榻,酷爱古梅,日临钟(繇)、王(羲之)帖。”擅正、行草体,大字极工。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天下第一江山”墨迹,乃为吴琚所书,今六大字额仍存,佳书为名山增辉。其书法明显特点是酷似米芾,有“米南宫外一步不窥”之说。

  吴琚毕生都用力于米书,然而,米芾生性狂放怪诞,而吴琚性情较为温和。据《宋史翼》本传云:“陈傅良在太学,琚执弟子礼,惜名畏义,不此戚畹自骄。”可见他极有道德修养,所以尽管吴氏学米书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但由于他们性格上的差异,运笔结体,吴书更为俊逸俏丽。董其昌评吴琚云:“书似米元章,而俊俏过之。”吴琚的运笔较米书内敛,落笔沉雄,稍运即止,结体八面呼应,看上去十分舒服,即所谓“俊俏”之意。

作品

  著述有《云壑集》。传世书迹有《观伎帖》、《与寿父帖》、《焦山题名》、《诗帖》、《碎锦帖》、《七言绝句》等。《行书诗帖》现藏故宫博物院。诗帖已缺页。全篇用笔结体极似米体。如果说他本意想做米芾第二,其实由于性格文化修养的不同,吴氏已自然而然地有了自已的特色。如米氏露锋较钝,而吴氏起笔露锋而尖锐。总之,在继承米氏书风的书家中,吴氏是最得其三昧的一位。
猜您喜欢

庚戍正月十四日同友人丁晋年王蔚之谒普照塔

洪迈 〔宋代〕

孤塔鹜霄汉,晴影金碧眩。
重来得寓目,归枕尾残汴。
缅怀何姓人,哀祷倾淮甸。
是身如皎月,有水著处现。
弹指遍大千,何止数乡县。
惟应因缘地,聊尔洪流转。
颠危悔勒马,善涉悟觅扇。
君看悔与悟,只在一转齿。
至人独何心,示此祸福变。
当知夙缘定,莫作邪道见。
哀哉众生愚,积恶稔天谴。
云何一朝急,赖此香火荐。
我来适灯夕,宝蜡明邃殿。
还揩客眼尘,重睹浮屠面。
朝来塔上铃,告我风色便。
平淮一回首,岸容失葱蒨。

颂古十七首

释道行 〔宋代〕

用尽自己心,笑破他人口。
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氇现子变作狗。

永嘉百咏 周公庙

张又新 〔唐代〕

祠像已加唐衮冕,乐工犹服晋衣冠。

贫女咒水过海赞

释智愚 〔宋代〕

柳枝活,盂水灵。一咒毒发,百川俱鸣。善财隔海觅不得,无数远山堆乱青。

赠别李子翀之金陵七首 其三

刘崧 〔元代〕

凤凰去千载,城曲尚崇台。落日台前下,长江天际来。

锦袍随梦远,玉笛与秋哀。定有骑黄鹤,凭高日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