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 翻译

南堂五首·其五

苏轼 〔宋代〕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南堂焚香扫地而昼寝,睡在细密的竹席上,帐子又非常轻柔。
睡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但见西窗外水天相接,烟波浩渺。

注释
烧香:一作“焚香”。
簟(diàn):竹席。

参考资料 完善

1.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2 2.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26-127 3.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97-198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南堂新葺之时。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先寓居定惠院,后迁居距离大江八十步的临皋亭(驿)。元丰六年五月,在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屋,苏轼名之曰南堂,完成后即景抒怀,作此组诗。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五首。

参考资料 完善

1. 曹济平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13-415 2.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2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赋得江边柳送陈许郭员外

顾非熊 〔唐代〕

拂水复含烟,行分古岸边。春风正摇落,客思共悠然。
絮急频萦水,根灵复系船。微阴覆离岸,只此醉昏眠。

生查子

陆游 〔宋代〕

梁空燕委巢,院静鸠催雨。香润上朝衣,客少闲谈尘。
鬓边千缕丝,不是吴蚕吐。孤梦泛潇湘,月落闻柔舻。

赠王璞庵移居

屈大均 〔清代〕

移家偏爱凤凰台,楼对钟山紫翠开。天阙喜看牛首在,仙云愁别岱宗来。

凭陵海岳惟长啸,羽翼春秋且玉杯。燕子矶南形势好,沙洲新抱石城回。

注解 翻译

洛阳名园记

李格非 〔宋代〕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魏则已,有魏,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已。

注解 翻译

徐孺子赏月

刘义庆 〔南北朝〕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