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解 翻译

天净沙·秋

朱庭玉 〔元代〕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庭院前的梧桐树叶子已经落尽,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那被染红的霜叶飞离枝干,飞到我的身边让我题写诗句。

注释
芙蓉:指荷花。
辞柯:离开枝干。
题红:在红叶上题诗。唐僖宗时,有一名宫女在红叶上写了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愍憨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树叶顺着御沟水流出宫墙。书生于祐拾到后添写道:“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于流水上游又流入宫中。后两人终成良缘。

参考资料 完善

1. 史良昭解,元曲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第229页

赏析

  一提到“秋”,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马致远那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殊不知,元曲中有诸多关于“秋”的作品,其中不乏别出机杼的曲子,好比朱庭玉的这首《天净沙·秋》。

  此小令开头描绘出一幅萧条的秋景图;然后写作者内心悲秋的伤感和对园林往日美好景色的喜爱;末尾两句写瑟瑟秋风中,辞柯的霜叶主动飞到作者身边,不舍离去。全篇用典构思别出机杼,结尾处用典,所表达的奋起和豪情,使全篇增添了几分魅力和感染力。

  作者在开头便描绘出一幅萧条的秋景图。庭院前尽是飘落在地的梧桐叶,水边的荷花也早已凋零。“尽”“彻”二字是起首两句的关键所在,突出秋天树枝萧瑟,水面凋敝的惨淡景色,这与作者脑海中秋天来临前的荷花盛开、绿叶环绕的繁盛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两句对仗描写,写出作者由眼前秋景而生发出悲秋的情感。他四处寻觅,徘徊不定,目之所及皆为一片衰败的景象,内心不由产生无可奈何的悲痛。

  “解与诗人意同”,与前两句的伤感基调不同。这一句提到景色为了迎合作者的情感才自愿衰败。通过前后的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反衬出作者此时内心悲秋的伤感和对园林往日美好景色的喜爱。

  前面三句的基调都略为沉重,接下来的四、五句则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末尾两句写瑟瑟秋风中,辞柯的霜叶主动飞到作者身边,不舍离去。这两句与上句的“意同”一样,都是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霜叶以生命。在作者看来,流连在他身上的霜叶具有丰富的生命力,“飞来就我题红”化用典故,写出作者在这萧瑟秋景中所体现出的乐观态度和旺盛的生命意志。一“辞”一“就”,使全曲的基调为之改变,与唐代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为“同调”。

  小令结尾处不同于常人悲秋伤感的奋起和豪情,使全篇增添了几分魅力和感染力,同时词句恰到好处的运用,也体现出作者较强的炼意本领和构思技巧。

参考资料 完善

1. 陈思思,于湘婉编著,元曲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629页

朱庭玉

  朱庭玉( “庭”或作“廷”) ,生平、里籍均不详。

猜您喜欢
赏析 注解 翻译

薤露行

曹操 〔两汉〕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赏析 注解 翻译

杳杳寒山道

寒山 〔唐代〕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咏史乐府二首 其一 俎上翁

陆粲 〔明代〕

广武城边列旗鼓,重瞳拔山气如虎,手提老翁坐高俎。

汉王嫚语项王怒,俎上老翁心独苦。心独苦,高不闻,高言但索杯中羹。

高自生,翁自死,三军缟素为何人。幸有君臣无父子,由来久假终必归。

机心一发不自知,匆匆数语殊可悲。汉家创业何草草,谁云杂伯未为非。

君不见当日阴山沙碛中,胡高鸣镝亲射翁。

邑涯邢公八帙 其二

葛昕 〔明代〕

作伴求羊足隐沦,素书丹灶百年身。德培天汉三珠树,庆衍仙班几玉麟。

皤鬓鹤颜清岳岳,峨冠豸绂乐申申。遥知舞綵添筹处,一曲歌鸣万洞春。

满江红 寒夜感怀和谔斋舅氏韵

杨芳灿 〔清代〕

一梦黄尘,人世事、随他翻覆。君不见、香桃自笑,风桐自哭。

尽有热肠堪任侠,惜无媚骨能谐俗。看容颜、强半为愁销,秋眉绿。

玄蝶化,缃千轴。白凤吐,才千斛。算墨池滋味,此生尝足。

诗好只应供鬼唱,文成誓不教人读。锦囊空、只剩一编书,东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