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解 翻译

岳阳楼

元稹 〔唐代〕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岳阳楼红日斜照楼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
寂寞失时地看向那残春,仿佛有着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伴随着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

注释
岳阳楼:中国江南三大楼阁之一,位于湖南岳阳西门城楼上,面临洞庭湖。相传三国时吴国大将鲁肃曾于此建阅兵楼,唐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时,修建此楼。
赤玉幢(chuáng):指岳阳楼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玉幢犹玉楼,指神仙居处。幢,佛教的柱状石刻,柱上有盘盖。洞庭龙女故事
怅望:寂寞失时的想望。
万般意: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万般,犹言各种况味。
棂(líng):窗格,这里指窗。
西江:这里指长江。

参考资料 完善

1. 全性尧,高章采,汪贤度,仓阳卿,邓长风,选注. 古诗选读 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01.第199页 2. 梅重,王涛选注. 历代山水名胜诗选[M].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1999.12.第160页

赏析

  登楼鸟瞰洞庭湖,碧波连天,遥望君山,气象万千。此楼历有兴废,宋滕子京重修后,以范仲淹曾作《岳阳楼记》而名闻遐迩。但是从此诗的立意及《元稹集》中有关篇目的题序看,当年作者的洞庭之行颇有失意之慨。所以此诗即不像其他诗文那样着意描绘岳阳楼的雄伟壮阔。

  首句写红日斜照楼窗,这本是人们常见景象。然而诗人用一“衔”字来唤起读者的联想,便使得整个境界活跃起来。次句写楼的倒影:当太阳照射到楼窗上时,楼影落到湖中的赤玉幢上。岳阳楼的倒影映印在洞庭龙君的龙官之上。此句似包含了《柳毅传》的故事,其作者李朝威恰与元稹同时,说不定这是最早涉及龙女故事的一首诗,其新颖独到之处,不言而喻。

  第三句“怅望残春万般意”,点出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登楼观景,而在于借以表达他在残春时节的怅然情怀,既有惜春之叹,亦有人生失意之嗟。末句“满棂湖水人西江”,不说通过窗子向外眺望一碧万顷的洞庭湖水,而是说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这样也就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全诗着重渲染景物,只用“怅望”两字淡淡点出当时的心绪。最后以景结情,把无法排遣的怅惘愁思表达得非常含蓄婉转。

  在写作上此诗与作者《行宫》诗相类似,虽然只有四句,读者不觉其短,足见手法之妙。

参考资料 完善

1. 马斌编. 诗中日[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8.02.第154-155页 2. 全性尧,高章采,汪贤度,仓阳卿,邓长风,选注. 古诗选读 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01.第199页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作者于元和九年(814)往潭州(今湖南长沙)途中所作。当正值元稹接连遭贬,此次至岳阳楼却是作为潭守的从事侍宴陪游而来,心中颇有失意之慨,因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 完善

1. 谢永芳编著. 元稹诗全集 汇校汇注汇评[M]. 武汉:崇文书局, 2016.04.第380-381页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您喜欢

陪张湖南宴望岳楼,稹为监察御史张中丞知杂事

元稹 〔唐代〕

观象楼前奉末班,绛峰只似殿庭间。
今日高楼重陪宴,雨笼衡岳是南山。

寄庾敬休

元稹 〔唐代〕

小来同在曲江头,不省春时不共游。
今日江风好暄暖,可怜春尽古湘州。

白鸥

王安石 〔宋代〕

江鸥好羽毛,玉雪无尘垢。
灭没波浪间,生涯亦何有。
雄雌屡惊矫,机弋常纷纠。
顾我独无心,相何如得友。
飘然纷华地,此物乖隔久。
白发望东南,春江绿如酒。

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 其一

释函是 〔明代〕

隔溪有路通幽处,望见松门别一天。因展先容归故隐,独登煖榻恋深禅。

寒林扫叶煨牛火,乱砌寻源引隐泉。雪久地炉生事拙,焚香重理杂华篇。

夏日山庄 其一

日永炎风盛,纯阴在内含。扶阳求物理,避暑岂幽探。

山静清歊热,泉潆照碧岚。随时驻步辇,无著亦无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