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解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南北朝〕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圆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注释

绝顶:最高峰,最高处。
峤(qiáo):指高而陡峭的山峰。
弥:更加。辍(chuò绰):停止。
遂:于是。
积:聚,累积。峡:两山夹水处。
俄:突然间。
垅:丘垄。沓(tà踏):多而重复。
辙(zhé哲):车轮压出的痕迹。
蔽:遮盖。
冬夏共霜雪:庐山由于襟江带湖,地势高峻,即使在夏天,也非常清凉。据古书记载,过去在林木茂盛的峡谷中,夏天也能找到残雪,有“时见山翁来取雪”的句子。

鉴赏

  此诗是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并登上“绝顶”,实现了夙愿;放眼四顾,只见“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这壮丽的自然景色使诗人感奋。

  这诗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明代钟惺、谭元春合编的《古诗归》,录有谢灵运这首《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只有六句:

  积峡或复启,平涂俄已闭。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他们对这诗很是欣赏。钟云:“六句质奥,是一短记。”谭云:“他人数十句写来,必不能如此朴妙。”可是谢灵运的游览诗,绝没有这样寥寥数语的;《古诗归》所录,实是残缺不全的一个片断。至少,根据《文选》李善注等古籍记载,这诗前面还有六句:

  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而且,按谢诗的一般习惯,在《古诗归》所录六句的后面,很可能还有许多句,只是不见记载罢了。总之,钟、谭二人拿残诗当完篇来评论,近乎盲人摸象。他们因此受到后人反复讥刺,这事情也变成文学批评史上一个有名的笑话。

  可是,撇开学问不谈,人们是否注意到:这诗究竟是残缺的好,还是比较完整的好?至少,《古诗归》所录六句,作为一首诗看,除开头有些突兀,总体上是不错的,诗意集中,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如果加上另外六句,就显得拖沓、累赘,节奏平缓无力。

参考资料 完善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606-607页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猜您喜欢
赏析

采莲曲·金桨木兰船

刘孝威 〔南北朝〕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注解 翻译

荷花

石涛 〔清代〕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次韵留别陈徵君

何亮 〔宋代〕

空谷逢君酒屡传,骊驹声起促离筵。西山柳色沾寒雨,南浦花容倚暮烟。

塞雁影高山带月,江鱼书远海连天。不堪独上兰舟去,閒听渔歌益悄然。

秋答尹宪副先生 其三

罗钦顺 〔明代〕

十年一曲采芝歌,高挂朝冠保太和。风采至今传蜀土,文章从昔重贤科。

情萦藻句能多寄,光照寒门辱再过。休怪报章成怠缓,两曹重叠簿书磨。

大若胡氏山楼

姚燮 〔清代〕

高楼面海不半里,楼背群山抱迤逦。山青海翠归一楼,朝可看云暮看水。

水岚山气争晴雨,朝有啼鹃暮鸠语。鸠催山雨云入楼,云末残阳水阴吐。

雨声欲断闻水声,残阳转在山半明。回光到海水微紫,海末孤峦晚自青。

海峦平与山楼照,楼背群山让其峭。山叶随风入海飞,山萝羃槛秋灯窱。

灯风袅袅山烟冷,风定烟开摇月影。月冲海气射楼东,人坐楼西与山静。

倚楼酌月月满樽,樽中山影青浑浑。平吞海气挹山秀,腕底乍有鱼龙奔。

高歌不知天地小,和以山猿间海鸟。海鸟可狎猿可邻,吾欲吾生此乡老。

海云倏敛山月沈,愁来不寐还拥衾。孤楼独客当兹夕,山海茫茫万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