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解 翻译

琵琶仙·天际归舟

蒋春霖 〔清代〕

五湖之志久矣!羁累江北,苦不得去。岁乙丑,偕婉君泛舟黄桥,望见烟水,益念乡土。谱白石自度曲一章,泛箜篌按之。婉君曾经丧乱,歌声甚哀。

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归雁啼入箜篌,沙洲共漂泊。寒未减、东风又急,问谁管、沈腰愁削。一舸青琴,乘涛载雪,聊共斟酌。
更休怨、伤别伤春,怕垂老、心期渐非昨。弹指十年幽恨,损萧娘眉萼。今夜冷、篷窗倦倚,为月明、强起梳掠。怎奈银甲秋声,暗回清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归隐故乡的想法已经很久了!一直苦于漂泊江北回不去。今年是乙丑年,与一位名为婉君的女子同游黄桥。望见烟水苍茫,更加思念乡土。按照白石道人的自度曲填了这支《琵琶仙》,用箜篌将其弹奏出来。婉君为之倾情而歌,她曾经历过丧亡乱离,歌声很哀愁。

泛舟江上,在极远的天边有一只归船。悔不该,轻易相许与故乡梅花的约定。归雁之声与箜篌相和,我们和归雁一样漂泊在沙洲。酷寒却是分毫未减,东风吹又急,有谁来同情我愁苦憔悴。一只小船一位美人,和她乘着波涛共饮酒。

不要埋怨我感伤离别感伤春日,我害怕老去,心情也渐渐不似泛前。弹指间十年过去,辗转奔波,身形容颜也减损了。今夜寒冷,困倦倚靠着船窗,为了明月,勉强起来梳妆。怎奈苍凉的秋声从指间流出,凄哀如清角之音。

注释
琵琶仙:词牌名,原为姜白石的自度曲。双调,一百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八句四仄韵。
五湖之志:指归隐的志向。
羁累江北:时词人家居江北之东台县,因战乱未平不得回乡。
岁乙丑:为同治四年(1865)。
婉君:姓黄氏,为词人侍妾。黄桥:镇名,在江苏泰兴县东北,与江阴隔江相望。
白石自度曲:南宋词人姜夔,字尧章,号白石老人。白石在合肥,与一女子相好,后自创词曲,名曰《琵琶仙》。
箜篌(kōng hóu):弦乐器,似瑟而小,七弦。按:合拍弹奏。
婉君曾经丧乱:指婉君随词人于咸丰时为避兵火居江北,时太平天国战事仍在进行,故云。
沈腰:南朝梁沈约曾写信给徐勉,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见《梁书·沈约传》。后因泛“沈腰”称腰围减损。
青琴:相传为古代神女。司马相如《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 此指婉君。
雪:指浪花。
弹指:佛教用语,极言时间短暂。
萧娘:唐人泛萧娘为女子的泛称。杨巨源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眉萼:眉头,这里指容颜。
篷窗:船窗。
强:勉强。梳掠:整鬓。
银甲:银制假指甲,弹筝琶所用的拨。杜甫诗:“银甲弹筝用。”
清角:古代五音之一。为乐声中最悲切之声。

参考资料 完善

1. 王步高,邓子勉选注,元明清词三百首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01,第564页 2.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古典诗歌基本解读 古诗观止 20 清诗词观止 下,人民武警出版社,2002.10,第23页 3. 段晓华,龚岚编著,清词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06,第214页

创作背景

  同治四年(公元1865),正是太平天国乱后一年,作者此时移寓泰州。此年词人与姬人婉君泛舟江苏县北的黄桥镇,而他的家乡就在镇的南面,和黄桥一江相望。但他恨羁旅匆匆,长年漫游江北,为生计奔波劳命,虽有归隐故乡的心愿而未能实现。他看见此起彼灭的烟霞,沉重的江水,不禁思念家乡,因此创作了此词。

参考资料 完善

1. 段晓华,龚岚编著,清词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06,第214页 2. 司徒秀英著,旧时月色 古典诗词漫步,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第70页

赏析

  这是一首写羁旅之情、思乡之念,抒归隐之志、叹身世愁苦的哀怨之词。上片叙写词人与侍妾婉君泛舟黄桥,望见一江之隔的故土,从而产生悔恨;下片伤春伤别,情意缠绵,从词意来看,词人似要与婉君作别,即婉君要离词人而去,十年相伴,其间恩恩怨怨,幽恨难消。词意含蓄委婉,哀而不怨。

  词的上片写思乡之苦。

  词人“偕婉君泛舟”,故泛“舟”字入笔。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中有“天际识归舟”的佳句。“天际”喻极远之地。泛舟黄桥与故乡一江相隔,竟有“天际”之感,可谓咫尺似天南地北,流露出有家难归的悲哀。他后悔自己当初不该轻泛与故园梅花约定归期而失信,道出了难言的思乡之苦。归雁悲鸣与箜篌之音相应,词人想到自己和孤雁有共同命运——“共漂泊”。“共”字写物写人,物我如一,睹物伤怀,情同悲切。漂泊异地,加之春“寒未减”,“东风又急”,天寒人心更寒,泛至使人“沈腰愁削”。“问谁管”中“问”字反诘,写出其遭受冷落无人悯怜,穷愁潦倒,落魄失志的处境。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时候,只有和自已心目中的女神婉君同舟共济、泛于惊涛雪浪中,姑且共斟樽酒、消磨时光了。

  下片由思乡之愁而生凄凉幽怨。

  换头处的“伤别伤春”,是封建文人最易撩动的情绪。“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流光容易把人抛”(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都是。现在他更怕垂垂暮年,心情不似从前。从前他萦绕于心的是“乡程远,何时孤棹、卧听倚楼笛”的归乡之情切,现在怕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归期无望,怀乡之心冷却。这是正话反说,愈显示归心似箭,急不可奈。时光度若飞,“弹指十年幽恨”,连婉君也愁得满面憔悴了。萧娘在此指婉君。“今夜冷”是当时感受,是“寒未减”所致,上下阕遥相照应。“篷窗倦倚”之“倦”表现主人公的心灰意冷,怠倦疲惫、无精打采、郁郁寡欢。虽然“为月明、强起梳掠”,欣赏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色,然而“银甲”弹奏出的却是哀怨凄清的悲秋的乐曲,使人闻声下泪,黯然神伤。

  这首词泛写心理活动为主。上片从“悔”写起,而后揭示原因,下片写“怨”“伤”“怕”“恨”,将凄凉的心境和悲哀的景物融为一体,写得悱恻哀怨,缘情之味颇浓。

参考资料 完善

1. 贺新辉主编,全清词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12,第1178页

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

猜您喜欢

早秋西归有怀

刘威 〔唐代〕

求归方有计,惜别更堪愁。上马江城暮,出郊山戍秋。
暗销何限事,白尽去年头。莫怪频惆怅,异乡难再游。

夜半闻雁 其三

李贽 〔明代〕

独雁虽无依,群飞尚有伴。可怜何处翁,兀坐生忧患。

送铜鼓藏焦山纪事

张井 〔清代〕

我有汉代之铜鼓,来自南昌司马家。蛮风瘴雨几何载,鞚骨完好无缺瑕。

阔径三尺高杀一,三叠微学蜂载洼。鼓心隆起俨棋局,周遭怒踞六虾蟆。

载垂四耳便索贯,其中空洞下口奓。黝然古泽光可鉴,通体细缬牛毛花。

恨乏款识纪年月,定伏波耶诸葛耶。二竹斋中充清供,偶逢过客出矜夸。

常恐神物工变化,不甘闭置羁笼笯。忽忆焦山擅名胜,中藏古物颇纷拿。

周汉二鼎最奇绝,得此踵事或增华。梅溪老人笑绝倒,云此位置真不差。

岂知此语有漏泄,山灵日夕思拜嘉。坐使诗僧屡问讯,前言欲食愁揄揶。

一朝决计送汝去,不须堕泪随风斜。东过广陵下扬子,扁舟两桨声咿哑。

千年老铜足精气,蛟龙未敢轻要遮。天吴潜逃鼋鼍徒,鲛人泣窜奔虎鲨。

布帆安稳到初地,山中童叟拍手哗。诸天龙象大欢喜,紫衣前导随袈裟。

三熏三沐好庋阁,幸少泥藓劳剔爬。钟鱼斋鼓共晨夕,障幕那无金绦纱。

时有寒芒逼牛斗,莫放光怪惊麇麚。当时鍊铜采赤堇,阴阳供炭龙火加。

雷雨晦冥降神异,亦如欧冶成镆铘。铸成此鼓寄威信,要息民夷争犬牙。

大胜草龙要誓约,底须歃血刑豚豭。赛神合乐醉且舞,峒丁溪女纷击挝。

方今圣治旷无外,梯航冠带通幽遐。坤维炎徼在庭户,芦笙欢沸喧铜琶。

此鼓投间供玩赏,何如祓濯归耆阇。八德水与洗兵气,忏除凡浊袪尘沙。

摩挲免叹在荆棘,听法或证波罗伽。吐吞潮汐浥神雾,沐浴日月涵云霞。

佛天不老山不灭,铜鼓之寿其无涯。

甘州 题赵渔亭诗集

蒋春霖 〔清代〕

恨西风吹澹白鸥心,吟诗鬓毛斑。任霜枝啼碧,舍南有竹,蠹粉空乾。

猛折芙蓉江上,老去觉春宽。百尺珊瑚冷,烟雾渔竿。

长记五陵豪事,唤银筝催客,玉铗光寒。泻龙头春酒,咳唾乱珠盘。

又万感、沧溟变石,问桃华、流水几人闲。还搔首,向松门外,愁看秋山。

西子妆 夹竹桃

蒋春霖 〔清代〕

雨叶宜颦,露华扶笑,睡起春情非旧。月中霜里见婵娟,换秋眉、醉妆频斗。

红霞半口。记扫径煎茶时候。画娟身、算朱颜绿鬓,原是佳偶。

春归后。泪粉啼脂,暗逐湘波溜。可怜细骨为相思,几禁持、暮寒衫袖。

灯窗试酒。任帘外、春风吹瘦。护仙心、玉洞青鸾夜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