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解 翻译

池上絮

韩愈 〔唐代〕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池塘上没有什么风,只有那落日的余辉,杨花在天晴后又各自从池塘上飞起来了。
柳絮为了依靠它的纤质越过这清镜似的池塘,却满身湿透而不能够归去了。

注释
晖:日光。
杨花:即柳絮。
纤质:谓纤小的身躯。凌:渡过,逾越;清镜:指池水。
湿却:湿了。

鉴赏

  这是韩愈一首描写柳絮的诗。微风不兴,柳絮满天,夕阳之下,诗人坐在明澈如镜的池塘岸上,静心地看着柳絮怎样轻轻地飘落在水中,那纤细的绒毛又是怎样被水一点一点地润湿而再也不能飞起。这样的观察和描绘,说明诗人对大好春光是有无限情趣的。

  此诗通过对夕阳湖畔柳絮满天,杨花飘落水面,被水浸湿再也不能飞起来这个细节的描绘,体现出作者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作品前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堪称鞭辟入里之作。

  此诗前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意在杨花不过为了飞到水面上照下自己,便落入水中,无复飞扬了。当然有昌黎自况。“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穹不得归.”一句抓住在池边欣赏柳絮的情景。杨花飞飞,装点暮春,时节必然,为何又要临水自照呢?人莫不如此,一身于天地间,自然有命,却偏要通过荣誉、权力、财富自见。郭象注《庄子》曰,圣人不对物。“不对物”则无我,无我则无须自见。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您喜欢

饮城南道边古墓上逢中丞过赠礼部卫员外少室张道士

韩愈 〔唐代〕

偶上城南土骨堆,共倾春酒三五杯。
为逢桃树相料理,不觉中丞喝道来。

赠贾岛(以下二首见《万首绝句》)

韩愈 〔唐代〕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登昭福寺楼

李九龄 〔唐代〕

旅怀秋兴正无涯,独倚危楼四望赊。
谷变陵迁何处问,满川空有旧烟霞。

西江月·一点真阳在坎

一点真阳在坎,移来点化离阴。这些造化义幽深。须是明深见性。妙在一尘不染,自然对境无深。可怜世上少知音。会得超凡入圣。

拟古诗

鲍照 〔南北朝〕

鲁客事楚王。
怀金袭丹素。
既荷主人恩。
又蒙令尹顾。
日晏罢朝归。
舆马塞衢路。
宗党生光辉。
宾尹远倾慕。
富贵人所欲。
道得亦何惧。
南国有儒生。
迷方独沦误。
伐木清江湄。
设罝守毚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