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管
读音:
[ xià guǎn ]
基本释义:
-
古代举行大祭等仪式,奏管乐者在堂下,故称管乐器为'下管'。
详细释义:
- 下管 [xià guǎn]
古代举行大祭等仪式,奏管乐者在堂下,故称管乐器为“下管”。
《书·益稷》:“下管鼗鼓,合止柷敔。” 孔颖达 疏:“经言不管,知是堂下乐也。”《周礼·春官·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下管,播乐器,令奏鼓朄。大饗亦如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下管,吹管者在堂下。” 贾公彦 疏:“凡乐,歌者在上,匏竹在下,故云下管播乐器。下管即笙簫及管皆是。”《文选·陆机<文赋>》:“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 吕向 注:“堂上歌《鹿鸣》,堂下吹下管,管声疾,与《鹿鸣》雅声不相和叶。”
「下管」指礼乐活动中,用匏、竹等笙管乐器在堂下演奏。
〔礼记.仲尼燕居〕云:「两君相见,揖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阙,下管象、武,夏龠序兴。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此而后君子知仁焉。」由文中可见两君升堂登歌之后,堂下的管乐队起奏象、武之曲,并依次表演象舞、大武、大夏舞,用来表现祖先的功烈。总之,古代的在位者藉礼仪和音乐,就可融通彼此间的情意,这种「不言之教」,值得我们省思。
其他释义:
“下管”一词的意思是人体部位名,出自《灵枢· 上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