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墙

相关汉字:
详细释义:

拼音:kū qiáng
词条内容:哭墙,又称“西墙”(希伯莱文Hakotel;一说原文是Occidental,意为欧洲之墙)。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犹太人认为哭墙是当年圣殿留下的唯一遗迹,因而是犹太教最神圣的祈祷地方。许多世纪以来,犹太教徒都到这里来面壁祈祷,每当追忆历史上圣殿被毁情景,便不禁嚎啕大哭一场,哭墙因此而得名。
简介:点击查看原图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 旧城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古代犹太国第二神庙的唯一残余部分,亦有“叹息之壁”之称(日文:“叹きの壁”)。
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例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故称哭墙。
词源:早期的犹太经文提到一个“哭墙圣殿”的,但有怀疑文本是指今天的西墙或另一堵墙而站在庙内复杂。最早的清的犹太人使用术语哭墙是指的是今天的墙可见11世纪本·帕提亚希玛斯。名称“哭墙”,并说明,如“哭泣的地方”常出现在英语文学在19世纪。这个名字被用于墙des耶利米哀歌法国和Klagemauer在德国。这个术语本身是一个翻译的阿拉伯语el-Mabka,或“哭泣的地方,“传统的阿拉伯语词汇墙上。这个描述源于犹太实践来这个网站的哀悼和哀叹的毁灭寺。
在1920年代与日益增长的阿拉伯犹太人的紧张局势在墙上的权利,阿拉伯人开始把墙上al-Buraq一样。这是基于传统,墙上这个地方穆罕默德他不可思议的有翼系骏马,
构成:哭墙今日可见的哭墙,高度约20米,由12层大石块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未使用胶泥,但墙体异常坚固。低层石头来自大希律时代,中层属回教时代,高层属十九世纪的土耳其时代。六日战争以前,哭墙4公尺前有一些房屋存在,以色列收复后拆除障碍,修建成可容纳数万人的大广场。现今可见哭墙阔度为50米,但隐藏的墙更阔,实质上向北延伸至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