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平
-
旧时书牍中遇尊称之词时,另行抬写,与上行齐平,谓之上平。
《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因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卷,称上卷为上平,称下卷为下平。
关名。
- 上平 [shàng píng]
旧时书牍中遇尊称之词时,另行抬写,与上行齐平,谓之上平。
《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凡詔命、制书、奏事、上书诸称 燕王 者,可皆上平。”
《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因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卷,称上卷为上平,称下卷为下平。
元 熊忠 《古今韵会举要·凡例》:“旧韵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声,凡二百六韵,今依《平水韵》併通用之韵,为一百七韵。”
汉语平声字的声调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种。称阴平为上平,阳平为下平。
- 上平 [shàng píng]
书牍中遇尊称之词,另行擡写,与上行平,谓之上平。
《三国志·魏书·陈畱王奂传》:「凡诏命制书奏事上书,诸称燕王者,可接上平。」
- 上平 [@@@@@旧时韵书,以平声韵字多,乃分上、下平。#####《切韵》上平二十六韵,《广韵》上平二十八韵,《平水韵》上平十五韵。又声调中阴平称上平声,阳平称下平声。《古今运会举要·凡例》:「旧韵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声凡二百六韵,今依《平水韵》并通用之韵,为一百七韵。」;明、程明善《啸余谱·中原音韵起例》:「阴阳字平声有之,上、去俱无。上、去各止一声。平、上、去有三声,有上平声,有下平声。上平声非指一东至二十八山而言,下平声非指一先至二十七咸。」]
@@@@@旧时韵书,以平声韵字多,乃分上、下平。
《切韵》上平二十六韵,《广韵》上平二十八韵,《平水韵》上平十五韵。又声调中阴平称上平声,阳平称下平声。《古今运会举要·凡例》:「旧韵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声凡二百六韵,今依《平水韵》并通用之韵,为一百七韵。」;明、程明善《啸余谱·中原音韵起例》:「阴阳字平声有之,上、去俱无。上、去各止一声。平、上、去有三声,有上平声,有下平声。上平声非指一东至二十八山而言,下平声非指一先至二十七咸。」
- 上平 [@@@@@关名。#####在山西省石楼县西北。宋、司马光《资治通监·后梁纪》:「太祖开平三年,延州帅胡敬璋,攻上平关。」@@@@@金置。在山西省隰县境。]
@@@@@关名。
在山西省石楼县西北。宋、司马光《资治通监·后梁纪》:「太祖开平三年,延州帅胡敬璋,攻上平关。」@@@@@金置。在山西省隰县境。